7月31日下午,“紅門榮耀 賡續輝煌”——中山市消防支隊紀念建隊3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隆重舉行。據統計,中山消防近10年來累計接警出動4.9萬余起,出動警力9.7萬余人次,搶救和疏散被困人員1.9萬余人,搶救財產價值23億余元。
該支隊執法服務連續16年“零違紀”,先后獲評廣東省擁政模范單位、全國青年文明號、全國執法規范化示范單位、全國現役部隊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11項。
當日,消防官兵們以一場文藝匯演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山消防支隊30年來取得的成績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,生動再現了消防官兵英勇戰斗、恪守奉獻、親民的感人事跡?;顒舆€為服役滿20年和10年的消防官兵分別頒發了銀質、銅質國防服役紀念章。
據悉,1988年,中山市升格為地級市后,中山市消防支隊正式成立,經過30年的發展,從當初僅轄三個中隊的四類支隊,到如今已成為下轄18個大隊級單位、10支現役消防中隊、28支專職消防中隊、人數超過1300人的一類支隊;擁有各類執勤消防車432輛(含微型消防站車輛),橡皮艇、沖鋒舟7艘,各類器材裝備38522件(套);組建了高層、地下、化工、水域、山岳、地震等7類專業隊,建立了全市東南西北中“五大戰區”應急救援作戰指揮體系。
30年來,中山市委市高度重視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,經費投入逐年增加,尤其是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消防車輛裝備經費預算達5.78億元,目前已投入2.49億元,新購遠程供水車、78米登高平臺消防車、無人機、消防機器人等一批高精尖裝備,接下來還將投入3000萬建造新式400噸級消防船,目前已完成前期論證工作,計劃今年內完成設計,預計最快到2019年底完成建造。建成后,將大幅提升我市水域應急救援能力,為更好地完成水上應急救援任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。
2006年以來,中山市消防支隊大膽探索,先后推出了火災隱患有舉報、消防志愿者積分入戶、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等一系列創新舉措,了享譽全國的“全民消防”中山模式,社會面火災形勢始終保持總體穩定。近3年來全市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,火災起數、傷人數、亡人數、直接財產損失等四項指數逐年遞減。
據統計,火災隱患有舉報制度實施以來,中山市96119舉報投訴中心累計發放金750余萬元,形成了“全民治火”的良好態勢。
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方面,中山市消防支隊去年起在三鄉鎮、三角鎮探索網格管理專業化經驗,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,引入社會中介服務力量參與消防管理。截止目前,累計檢查場所39萬家,發現隱患76225外,基本實現隱患發現到位、隱患整改到位、消防培訓到位,成功打通了原有“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”工作中落實部門依法監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汶川、玉樹地震發生后,中山消防人千里馳援,共赴國難;深圳“12.20”滑坡發生后,他們聞令即動,沖在一線;“天鴿”、“帕卡”強臺風襲擊時,他們更是風雨兼程,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39人……近10年來,全市消防部隊累計接警出動4.9萬余起,出動警力9.7萬余人次,搶救和疏散被困人員1.9萬余人,搶救財產價值23億余元。
2017年5月25日,中山市小欖鎮某電鍍廠突發火災,大量含有氰化物的電鍍液在高溫下開始形成劇毒氣體,幾公里外的人都感到眼睛刺痛,皮膚紅腫。消防官兵不僅要在有毒下與熊熊大火搏斗,還要想方設法防止?;冯S著救援水漬流入下水道和附近河流,救援難度之大可想而知。186名消防官兵臨危受命,,背負超過40斤重的重型防化裝備,一層一層往上攻、一點一點往里打。經過9個多小時的連續作戰,大火被成功撲滅,未造員傷亡。
據介紹,近年來,中山市消防支隊在各項工作中爭先創優,執法服務連續16年“零違紀”,先后獲評廣東省擁政模范單位、全國青年文明號、全國執法規范化示范單位、全國現役部隊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11項,被省委宣傳部列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大先進典型,被中山市人民和廣東省分別榮記集體二等功,2017年更是作為全省唯一現役單位榮獲第五屆“全國文明單位”。
廣東省消防總隊黨委、委員黃遠杰,中山市副市長、黨委鄭澤暉等領導出席了活動。消防官兵代表、離退休、等共200余人參加了活動。
近年來,在市委、市的領導下,中山消防部隊大力發揚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,在火災防控、應急救援、執法為民和各項重大攻堅任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。他強調,消防部門在的關鍵時期要繼續發揮安全穩定的主力軍作用,順勢而為,把消防工作好的經驗應用到應急管理中去,要秉承“敢為人先”的孫中山,創新工作方式方法,創造出更多的“中山經驗”。
中山消防支隊是有一個核心凸顯、團結和諧的黨委班子,有一個堅強有力、奮勇爭先的團隊,是全省消防部隊當之無愧的示范標兵。消防部隊即將轉隸,他希望中山消防支隊在關頭,講、守規矩,聽號令、聽指揮,認真落實和習,黨指向哪里,就打向哪里。希望支隊黨委繼承發揚優良傳統,貫徹習總把“現役部隊工作抓好”的,積極爭取政策支持,充分體現組織關懷,確保官兵永葆工作熱情,確保各項工作保持上升勢頭。